"金稅三期"簡介
頒布時間:2012/2/24 12:12:39
“金稅三期”簡介
中國稅務信息化進程的馬不停蹄主要體現在“金稅工程”勢不可當的推進步伐上。在二期任務圓滿完成后,國家稅務總局又于05年八月份規劃了“金稅工程”三期的總體目標,即建立電子稅務信息系統。基于這一目標,“金稅工程”三期的主要內容是:建立一個包含網絡硬件和基礎軟件的統一技術基礎平臺;依托統一的技術基礎平臺,逐步實現稅務系統的數據信息在總局和省局的集中處理;應用內容逐步覆蓋所有稅種,覆蓋所有工作環節,覆蓋各級國、地稅機關,并與有關部門聯網;通過業務的重組、優化和規范,逐步形成一個以征管業務為主,包括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和決策支持在內的信息管理應用系統。
可見,與前兩期相比,“金稅工程”三期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對信息互通和共享的高度重視。即將建立的電子稅務信息系統將是一個統一規范的應用系統平臺,并以稅收征管業務為主,使稅務機關能夠通過網絡高度集中化地處理相關信息。因此,要實現“金稅工程”三期的目標,就不僅需要稅務系統內部的信息共享,而且更為重要的是稅務信息與毗鄰的金融和商業信息的互通和共享,這樣才能實現整個國民經濟的全面的稅收信息化—而不僅僅是稅務系統內部的局部的信息化。
稅務信息與毗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對于“金稅工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眾所周知,在我國,數以千萬計的中小規模納稅人是稅收征管方面最為薄弱的環節,因此而流失的稅收收入每年數以億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這些納稅人的財務制度不健全,以及針對其采用的估稅制無法根據其實際經營狀況進行征稅所致。面對這一窘境,稅控收款系統和相關制度應運而生,從而基本上解決了稅務信息與商業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問題。然而,稅控收款系統卻無法實現稅務信息與金融信息的互通和共享。因此,政府通過今年初的“銀稅一體機”試點打起了“銀稅共享”大旗,由此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個較為圓滿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