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沉默的20年"里做了些什么
頒布時間:2012/12/31 21:16:13
日本在“沉默的20年”里做了些什么
來源:互聯網
曾任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的王石先生,日前接受了優米網創始人王利芬的采訪,他在回答“如果讓你去寫一本書,你會寫怎樣的話題”時說:“我會寫關于日本的話題,如果中國不能認真地研究日本、學習日本,說實話,對日本倒沒什么損失,但對中國的損失卻非常大。”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經濟開始陷入泡沫經濟危機的泥淖難以自拔,導致最終破裂,隨后進入“沉默的20年”。在這20年里,日本經濟處于大衰退的最壞時期,而中國的GDP卻超過日本穩居世界第二。從表面看,日本好像沒什么地方值得中國學習了。
“事實恰恰相反,日本這個國家是非常值得中國人學習的。由于近現代中日之間發生的兩次戰爭,讓中國人對日本有了一種深入骨子里的仇恨。但仇恨歸仇恨,該學習的地方還是要去學。如果由于仇恨而影響了學習他們的先進之處,那中國的損失可就太大了。在日本發生海嘯之后,日本國民的自律、利他、鎮靜,更讓我們發現日本這個民族真的不簡單。”
“大家都知道日本的人工是非常昂貴的,在日本考察期間,我看到很多人在很認真地拆手機,而這個過程則需要大量的人工,這樣的情景讓我感到非常意外。為什么日本人不惜耗費大量人工來拆手機呢?”王石以他自己于2011年8月在日本考察時看到的真實情況對上述問題做出回答:“當時,我去秋田縣看了一家冶煉廠,這家冶煉廠過去是冶煉稀有金屬的。日本本身就是貧礦的國家,但他們的冶煉技術卻非常高,到了20世紀90年代,日本連貧礦也沒有了,那他們該怎么辦呢?一位日本朋友告訴我說:看看那個廠發生的變化就什么都清楚了。我去看了之后才發現,那個礦早就停產了,但是那家冶煉廠卻還在繼續運轉。它究竟在冶煉什么東西呢?就是從城市廢家電中提煉稀有金屬。這樣提取的金、銀、銅、鉛、錫的數量,已經大大高于他們過去煉自然礦的數量。
“原來,二戰之后日本每年進口大量的礦石,冶煉各種金屬。他們計算了一下,如果把城市的廢家電全部回收利用之后,這些廢家電里的銅、金、銀、鉛等金屬的含量,完全可以讓日本成為一個富礦大國。這樣做,既能實現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又創造了一種非常好的經營模式。”
王石說:“這就是日本在‘沉默的20年’里所做的事情。我之所以舉這樣一個例子,是想真誠地告訴我們的同胞,其實日本早已做好了對未來的準備,我們切不可沾沾自喜,否則,悲劇遲早還會重新上演。我說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現在已經到了我們該徹底清醒的時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