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話告訴你中央提的"供給側改革"啥意思
頒布時間:2016/3/5 22:37:40
大白話告訴你中央提的“供給側改革”啥意思
來源:黃河新聞網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經常可以在高層講話中聽到一個詞——“供給側改革”,全稱“供給側的經濟結構性改革”。今年12月18日至21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落實供給側改革,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為中國經濟十三五步入新周期夯實基礎。那么,供給側改革到底是什么意思?和我們老百姓的生活又有什么關系呢?為此,記者采訪了山西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趙旭強。
“要想搞清楚供給側,首先要明白‘側’是什么意思。”趙旭強告訴記者,“供給側”的“側”字并不是“側重”,而是“端”、“一端”的意思,供給側改革也就是從供給這一端來進行改革,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需求側。
“以前提到經濟增長,我們提的是擴大內需,刺激人們消費,也就是需求側。現在要換一種新的思路、新方法,就是供給側改革。也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效率促進經濟發展。”趙旭強開門見山的說。
他進一步解釋,對于整個宏觀經濟來說,從生產到流通再到消費,是一個完整的鏈條。之前基于國情考慮,我們的經濟欠發達,只能先投資生產出來大量的產品,一部分出口,一部分讓老百姓消費,從而刺激經濟增長,也就是注重需求側。但是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再單方面強調需求,刺激投資,這種政策的效應對經濟增長的拉動會變得很低微。
“你生產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我想要的,那我就不買了,導致社會上有一大批商品停留在庫房里,也就達不到從生產到消費這樣一個完整的鏈條。”趙旭強說。
那么,怎樣才能保證經濟又好又快的增長呢?這就需要從倚重投資、消費、出口這“三架馬車”到注重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更強調從生產要素入手,比如人力、技術、土地等方面,更加注重創新、創業,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效率,生產出滿足百姓需求的商品,從根上拉動經濟增長。
這種轉變就類似于,以前我們只是一味的建蛋糕房,做蛋糕,致力于讓盡可能多的人去買蛋糕,今后我們會從生產環節入手,增加蛋糕的口味和樣式,讓蛋糕更加精致,給老百姓更多的選擇。
趙旭強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現在許多人都去買日本的電飯煲、韓國的化妝品,國產的品牌要么沒有高端的產品,要么不受歡迎。供給側改革后,這種現象就會得到改善,會有更多更好的商品被生產出來,可能老百姓不出國門就能買到滿足自己需要的東西。
此外,供給側改革對于改變粗放式生產,改善生態環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集約型生產、綠色生產都需要從供給端采取措施。”在他看來,現在環境生態有問題,其實和每個人的消費方式也有關系,如果在供給端改革的話,不環保不集約的企業就不能獲批開工生產建設,消費者也就不能消費,才能徹底遏制不良消費習慣。
“隨之而來的應該是一系列優惠的政策,減稅就是其中之一,鼓勵那些社會確實需要的行業。”趙旭強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