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_国内视频在线观看_高潮流白浆视频_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免费视频网址 - 91短视频在线下载官网

首頁
關于我們 稅收法規 財政法規 經濟法規 稅收籌劃 稅收專題 政策解讀 在線答疑 同業交流 財稅處理 輕松學稅 自我測試 實用工具 休閑娛樂 聯系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會計準則(舊)-正文

2001年《企業會計準則———租賃》指南

頒布時間:2002/3/6 12:12:34

2001年《企業會計準則———租賃》指南 
指南(1)
一、基本要求
 (一)企業應視租賃的經濟實質而不是其法律形式對租賃進行分類
  一項租賃應否認定為融資租賃,不在于租賃合同的形式,而應視出租入是否將租賃資產的風險和報酬轉移給了承租人。如果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那么無論租賃合同采用什么形式,都應將該項租賃認定為融資租賃。如果實質上并沒有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那么應將該項租賃認定為經營租賃。
  由于承租人和出租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以雙方簽訂的租賃合同為基礎確定的,因此,通常情況下承租人和出租人對同一項租賃所認定的類型應當一致。即如果承租人將其認定為融資租賃,原則上出租人一般也應將其認定為融資租賃,而不應認定為經營租賃,從而避免同一項資產在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間作不同的認定。
  (二)企業應正確確定租賃開始日
  租賃開始日的確定對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有著重要影響。確定租賃開始日的目的有兩個:
  一是作為確定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和入賬價值的基準日;
  二是作為進行租賃分類的基準日。租賃開始日應按照租賃合同規定的起租日加以確定。
  (三)承租人和出租人應正確核算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業務
  企業發生的租賃業務,無論是出租人還是承租人,均應當按照本準則規定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租賃業務對專門從事租賃的企業而言,屬主營業務;而對一般企業而言,可能是特殊業務。本準則從承租人和出租人兩個方面,對租賃的會計處理作了規定。企業應當在對租賃進行恰當分類的基礎上,正確地把握適用條款。
  (四)企業應當設置和運用適當的會計科目
  為了正確核算租賃業務,承租人一般需要設置以下會計科目:
  1.“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的原價,包括:
  (1)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所確定的金額;
  (2)企業為租入固定資產而發生的貿易手續費、銀行手續費(包括出租人墊付的銀行開信用證費,但不包括支付給出租人的開信用證的利息費用,后者已計入租金)、運輸費、運輸保險費、倉儲保管費、財產保險費、增值稅及其他稅款、商檢費、安裝調試費等費用和稅款。如果租賃資產是從境外購入的,還應當包括境外運輸費、境外運輸保險費和進口關稅。在租賃期屆滿時,如果租賃合同規定將租入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轉讓給承租人,承租人應將該項租入固定資產從“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明細科目轉入有關明細科目。
  融資租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應先通過“在建工程——XX項目”科目核算,安裝完畢交付使用時,再由“在建工程——XX項目”科目轉入本科目核算。
  企業采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應另設備查簿進行登記,不在本科目核算。
  2.“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而應付給出租人的各種款項。
  3.“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由融資租賃業務所產生的未確認的融資費用總額。
  為了正確核算租賃業務,出租人一般需要設置以下會計科目:
  1.“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固定資產而應向承租人收取的各種款項。
  2.“未擔保余值”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出固定資產的未擔保余值。
  3.“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由融資租賃業務所產生的應收而尚未收到的融資收益總額。
  4.“融資租賃資產”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為融資租賃而購建的固定資產的實際成本,包括租賃資產的價款、貿易手續費、銀行手續費、運輸費、運輸保險費、倉儲保管費、財產保險費、增值稅等稅款及租前借款費用(指從出租人支付設備價款或實際負擔與承租人有關的費用之日起至租賃開始日止所產生的借款費用,下同)等,如果租賃資產是從境外購入的,還應當包括境外運輸費、境外運輸保險費和進口關稅。
  5.“應收經營租賃款”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出資產而應向承租人收取的租金。
  6.“經營租賃資產”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為經營租賃購建的資產的實際成本,包括租賃資產的價款、貿易手續費、銀行手續費、運輸費、運輸保險費、倉儲保管費、財產保險費、增值稅等稅款及租前借款費用等。如果租賃資產是從境外購入的,還應當包括境外運輸費、境外運輸保險費和進口關稅。
  7.“經營租賃資產累計折舊”科目。本科目核算企業采用經營租賃方式租出資產的累計折舊。
  8.“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本科目核算專門從事租賃業務的企業進行融資租賃業務和經營租賃業務取得的收入。本科目應設置“融資收入”和“租金收入”兩個二級科目。其他企業進行租賃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在“其他業務收入”等科目核算。
  二、關于引言
  本準則在引言部分規定了準則的適用范圍。其中指出,本準則不涉及土地使用權、電影、錄像、劇本、文稿、專利和版權等項目的許可使用協議;也不涉及開采或使用石油、天然氣、林木、金屬及其他礦產等自然資源的租賃協議。這些租賃協議的會計處理將由無形資產等有關會計準則加以規范,不屬于本準則所規范的范圍。
  某些情況下,租賃合同可能要求出租人在租賃資產的運行和維護方面提供服務。例如出租機動車輛、出租復印機等資產,在租賃合同中規定由出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維護和修理機動車輛、復印機的服務。對于這類租賃合同,如果現金流是相互的、可分離的,例如合同在不同的會計期間有效,或合同能夠獨立終止或分別談判,則應將合同中包含的資產和服務區分開來,此時本準則僅適用于合同中與資產的提供或使用有關的部分。
  三、關于定義
  1.租賃,是指在約定的期間內,出租人將資產使用權讓與承租人以獲取租金的協議。
  租賃的主要特征是,在租賃期內轉移資產的使用權,而不是轉移資產的所有權,這種轉移是有償的,取得使用權以支付租金為代價,從而使租賃有別于資產購置和不把資產的使用權從合同的一方轉移給另一方的服務合同,如勞務合同、運輸合同、保管合同、倉儲合同,以及無償提供使用權的借用合同。
  2.租賃期,是指租賃合同規定的不可撤銷的租賃期間。如果承租人有權選擇繼續租賃該資產,而且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則不論是否再支付租金,續租期應包括在租賃期內。
  租賃期又稱租賃期限或還租期限,其長短一般在租賃合同中有明確規定。如果租賃合同規定承租人有優惠續租選擇權,即承租人續租的租金預計遠低于行使這種選擇權日正常的租金,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地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在這種情況下,租賃期應包括優惠續租選擇權所涉及的期間(即續租期)。這里的“遠低于”,通常是指低于70%(含70%)。
  應該注意的是,如果租賃合同規定承租人享有優惠購買選擇權,即所訂立的購價預計遠低于行使這種選擇權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地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在這種情況下,承租人行使優惠購買選擇權即意味著合同終止,因此租賃期最長不得超過租賃開始日至優惠購買選擇權行使之日的期間。
  判斷所訂立的購價是否遠低于行使這種選擇權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應從購價本身所體現的含義來理解。優惠購買選擇權所指的購價,只是象征性的,其實是一種名義購買價。在實務中,一般可按照低于5%(含5%)來掌握。
  例1 假設1999年9月1日,北方機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公司”)與中華租賃公司(以下簡稱“中華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合同規定:
  (1)起租日:2000年1月1日;
  (2)租賃期: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共3年;
  (3)租金支付:于每年年末支付100000元;
  (4)租賃期屆滿后承租人可以每年20000元的租金續租2年,即續租期為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估計租賃期屆滿時該項租賃資產每年的正常租金為80000元。
  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如下:
  (1)合同規定的租賃期為3年;
  (2)續租租金20000/正常租金80000=25%<70%,幾乎可以肯定承租人將來一定會續租;
  因此,本例中的租賃期應為=5年(3年+2年),即2000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
  例2 經例1,另假設承租人可在2003年6月30日按300元購買該項租賃資產,估計購買選擇權行使之日該項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為60000元。
  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如下:
  購買價格300/購買時的公允價值60000=0.5%<5%,幾乎可以肯定承租人將來一定會購買該項租賃資產。
  因此,本例中租賃期為3.5年,即2000年1月1日~2003年6月30日。
  3.不可撤銷租賃,指只有在以下一種或數種情況下才可撤銷的租賃:
  ①發生某些很少會出現的或有事項;
  ②經出租人同意;
  ③承租人與原出租人就同一資產或同類資產簽訂了新的租賃合同;
  ④承租人額外支付了一筆足夠大的款項。
  不可撤銷租賃是相對“可撤銷租賃”而言的,主要是從承租人角度作出的定義。承租人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撤銷租賃合同的,除非:
 (1)發生了某些很少會出現的意外事件,比如企業破產倒閉;
 (2)經出租人同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章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承租人要解除租賃合同一般應征得出租人同意;
  (3)承租人與原出租人就同一資產或同類資產簽訂了新的租賃合同,在這種情況下,承租人與原出租人簽訂的原租賃合同被新租賃合同所替代;
  (4)承租人額外支付了一筆足夠大的款項。承租人如果解除租賃合同,這筆款項將作為對出租人的補償歸出租人所有,承租人會遭受巨額損失,所以一般情況下承租人不會撤銷租賃合同。換言之,正是由于承租人已額外支付了一筆足夠大的款項,即使其提出撤銷租賃合同,由于出租人已確定可以得到補償,出租人才會同意。只有出現了上述四種情況中的一種或多種,租賃合同才可撤銷。
  4.擔保余值,就承租人而言,是指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就出租人而言,是指就承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加上與承租人和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其中,資產余值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估計的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
  擔保余值是相對于未擔保余值而言的。為了促使承租人謹慎地使用租賃資產,盡量減少出租人自身的風險和損失,租賃合同有時要求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的余值進行擔保,此時的擔保余值是針對承租人而言的。這里“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是指在業務經營或財務上與承租人有關的各方,如母公司、子公司、聯營企業、合營企業、主要原料供應商、主要產品承銷商、租賃資產出售方,等等。除此以外,擔保人還可能是與承租人和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如擔保公司,此時的擔保余值是針對出租人而言的。
  5.未擔保余值,指租賃資產余值中扣除就出租人而言的擔保余值以后的資產余值。
  未擔保余值表明沒有人擔保、而由出租人自身負擔的那部分余值。這部分余值能否收回,沒有切實可靠的保證,因此,在租賃開始日不能作為應收融資租賃款的一部分。
  四、關于租賃的分類
  本準則第4~7條規定了租賃的分類原則及其具體標準,以下分別加以說明。
  (一)分類時點
  本準則第4條規定,承租人和出租人應當在租賃開始日將租賃分為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
  租賃開始日是用以確定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以及劃分租賃類型的基準日。在租賃合同中,一般有專門條款對租賃期長短及起止日期作出規定,企業在實務操作中應當將租賃合同中規定的起租日作為租賃開始日。
  (二)分類原則
  本準則對租賃的分類,是根據租賃的目的,以與租賃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歸屬于出租人或承租人的程度為依據,將其分為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如果實質上轉移了與租賃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則該項租賃為融資租賃。反之,則為經營租賃。
  可見,對租賃進行分類首先要理解與租賃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的含義。所謂與資產所有權相關的風險,是指由于經營情況變化造成相關收益的變動,以及由于資產閑置或技術陳舊而發生的損失等;所謂與資產所有權相關的報酬,是指在資產可使用年限內直接使用資產而獲得的經濟利益、資產增值,以及處置資產所實現的收益等。對特定租賃項目而言,只有在實質上轉移了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風險和報酬,才能認定為融資租賃。
  應該注意的是,在融資租賃業務中,風險和報酬的轉移與所有權的轉移并不一定是同時的,所有權的轉移更多地是一種法律形式,從租賃分類角度看,這只是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租賃期屆滿后,如果承租人購買了租賃資產,則租賃資產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否則,租賃資產所有權一般不會轉移給承租人。但不能就此認定這不是融資租賃。一般情況下,如果租賃資產的效益大部分已在租賃期內為承租人所獲得,租賃期屆滿后,即使租賃資產歸還給出租人,這項資產的價值與其出租前相比,已不重要。這時應將該租賃作為融資租賃。
  除融資租賃以外,其他租賃都作為經營租賃。通常情況下,在經營租賃中,租賃資產的所有權不轉移,租賃期屆滿后,承租人只有退租或續租的選擇權,而不存在優惠購買選擇權。
  (三)具體標準
  企業對租賃進行分類時,應當全面考慮租賃期屆滿時租賃資產所有權是否轉移給承租人、承租人是否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租賃期占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的比例等各種因素。本準則第7條詳細規定了判定為融資租賃的5條具體標準,只要符合5條標準中的一條,即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第一,在租賃期屆滿時,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即,如果在租賃合同中已經約定,或者根據其他條件在租賃開始日就可以合理地判斷,租賃期屆滿時出租人會將資產的所有權轉移給承租人,那么該項租賃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第二,承租人有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所訂立的購價預計遠低于行使選擇權時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而在租賃開始日就可合理地確定承租人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這條標準有兩層含義:
  (1)承租人擁有在租賃期屆滿時或某一特定的日期選擇購買租賃資產的權利。
  (2)在租賃期屆滿時或某一特定的日期,當承租人行使購買租賃資產的選擇權時,在租賃合同中訂立的購價遠低于行使這種選擇權日的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因此在租賃開始日就可合理地確定承租人一定會購買該項資產。
  例如,出租人和承租人簽訂了一項租賃合同,租賃期限為3年,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有權以1000元的價格購買租賃資產,在簽訂租賃合同時估計該租賃資產租賃期屆滿時的公允價值為30000元,由于購買價格僅為公允價值的3.33%(低于5%的要求),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承租人在租賃期屆滿時將會購買該項資產。在這種情況下,在租賃開始日即可判斷該項租賃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第三,租賃期占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的大部分。這里的“大部分”是指租賃期占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的75%以上(含75%,下同)。
  需要注意的是,這條標準強調的是租賃期占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的比例,而非租賃期占該項資產全新時可使用年限的比例。如果租賃資產是舊資產,在租賃前已使用年限超過資產全新時可使用年限的75%以上時,則這條判斷標準不適用,不能使用這條標準確定租賃的分類。
  例如,某項租賃設備全新時可使用年限為10年,已經使用了3年,從第4年開始租賃,租賃期為6年,由于租賃開始時該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7年,租賃期占尚可使用年限的85.7%(6年/7年),符合第3條標準,因此,該項租賃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如果從第4年開始,租賃期為3年,租賃期占尚可使用年限的42.9%,就不符合第3條標準,因此該項租賃不應認定為融資租賃(假定也不符合其他判斷標準)。假如該項設備已經使用了8年,從第9年開始租賃,租賃期為2年,此時,該設備尚可使用年限為2年,雖然租賃期為尚可使用年限的100%(2年/2年),但由于在租賃前該設備的已使用年限超過了全新時可使用年限(10年)的75%(8年/10年=80%>75%),因此,不能采用這條標準來判斷租賃的分類。
  第四,就承租人而言,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幾乎相當于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就出租人而言,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幾乎相當于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這里的“幾乎相當于”是指90%(含90%)以上。這條標準分別承租人和出租人,從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或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占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比例來判斷租賃的類型。
  這里的最低租賃付款額是指,在租賃期內,承租人應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種款項(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約成本),加上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這是從承租人角度規定的一個概念,其中“最低”一詞是相對或有租金、履約成本等而言的。最低租賃付款額是在租賃開始日就可確定的、承租人將必須向出租人支付的最小金額,或者說是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對出租人的最小負債。租賃合同規定的內容不同,最低租賃付款額的構成內容也不相同。如果租賃合同沒有規定優惠購買選擇權,則承租人在租賃期內應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種款項包括:
  (1)租賃期內承租人每期支付的租金;
  (2)租賃期屆滿時,由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
  (3)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未能續租或展期而造成的任何應由承租人支付的款項。
  如果租賃合同規定有優惠購買選擇權,則承租人在租賃期內應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種款項包括:
  (1)自租賃開始日起至優惠購買選擇權行使之日止即整個租賃期內每期的租金;
  (2)行使優惠購買選擇權而支付的任何款項。
  與承租人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相對應,這里所指最低租賃收款額是從出租人角度規定的一個概念,是指最低租賃付款額加上與承租人和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對出租人擔保的資產余值。其中“最低”一詞也是相對或有租金、履約成本等而言的。最低租賃收款額是在租賃開始日就可確定的、出租人將能夠向承租人等收取的最小金額,或者說是出租人在租賃開始日對承租人等的最小債權。出租人除了根據租賃合同規定要求承租人支付最低租賃付款額外,如果還存在與承租人和出租人均無關、但在財務上有能力擔保的第三方對出租人的資產余值提供擔保,則表明租賃期屆滿時能夠保證出租人實現這一確定的金額,這一擔保的資產余值也應包括在出租人的最低租賃收款額之中。
  第五,租賃資產性質特殊,如果不作重新改制,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這條標準是指租賃資產是出租人根據承租人對資產型號、規格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專門購買或建造的,具有專購、專用性質。這些租賃資產如果不作較大的重新改制,其他企業通常難以使用。這種情況下,該項租賃也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五、關于承租人的會計處理
  本準則第8條~19條分別就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對承租人的會計處理及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作出了規定。
  其中,承租人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1)租賃開始日的會計處理;
  (2)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
  (3)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
  (4)租賃資產折舊的計提;
  (5)履約成本的會計處理;
  (6)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7)租賃期屆滿時的會計處理;
  (8)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等等。
 承租人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1)租金的會計處理;
  (2)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
  (3)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4)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等等。
(一)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1.租賃開始日的會計處理本準則第8條和第9條規定了承租人在融資租賃下,在租賃開始日應進行的會計處理。在租賃開始日,承租人通常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并將兩者的差額記錄為未確認融資費用。但是如果該項租賃資產占企業資產總額的比例不大,承租人在租賃開始日可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記錄租入資產和長期應付款。這里的“比例不大”,通常是指融資租入資產總額小于承租人資產總額的30%(含30%)。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融資租入資產和長期應付款金額的確定,承租人可以自行進行選擇,既可以采用最低租賃付款額,也可以采用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兩者中的較低者。這里所講的“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是指租賃開始日在出租入賬上所反映的該項租賃資產的賬面價值(下同)。
  承租人在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如果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應當采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折現率;否則,應當采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折現率。如果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和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均無法知悉,應當采用同期銀行貸款利率作為折現率。其中,租賃內含利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與未擔保金值的現值之和等于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折現率。
  例3 假設1999年12月1日,北方公司與中華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合同主要條款如下:
  (1)租賃標的物:塑鋼機。
  (2)起租日:2000年1月1日。
  (3)租賃期: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共36個月。
  (4)租金支付:自租賃開始日每隔6個月于月末支付租金150000元。
  (5)該機器的保險、維護等費用均由北方公司負擔,估計每年約10000元。
  (6)該機器在2000年1月1日的原賬面價值為700000元。
  (7)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為7%(6個月利率)。
  (8)該機器的估計使用年限為8年,已使用3年,期滿無殘值。承租人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
  (9)租賃期屆滿時,北方公司享有優惠購買該機器的選擇權,購買價為100元,估計該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為80000元。
  (10)2001年和2002年兩年,北方公司每年按該機器所生產的產品——塑鋼窗戶的年銷售收入的5%向中華公司支付經營分享收入。
  此外,假設該項租賃資產占北方公司資產總額的30%以上,并且不需安裝。
  會計處理——承租人(北方公司):
  第一步,判斷租賃類型
  本例存在優惠購買選擇權,優惠購買價100元遠低于行使選擇權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80000元(100/80000=0.125%<5%);因此在2000年1月1日就可合理確定北方公司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符合第2條判斷標準;另外,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為715116.6元(計算過程見后)大于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90%即630000元(700000元×90%),符合第4條判斷標準。因此這項租賃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第二步,計算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確定租賃資產入賬價值
  最低租賃付款額=各期租金之和+行使優惠購買選擇權支付的金額
  =150000×6+100=900000+100=900100(元)

  計算現值的過程如下:
  每期租金150000元的年金現值=150000×PA(6期,7%)
  優惠購買選擇權行使價100元的復利現值=100×PV(6期,7%)
  查表得知
  PA(6期,7%)=4.767      PV(6期,7%)=0.666
  現值合計=150000×4.767+100×O.666
  =715050+66.6=715116.6(元)>700000元
  根據本準則規定的孰低原則,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應為其原賬面價值700000元。
  第三步,計算未確認融資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最低租賃付款額-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
  =900100-700000=200100(元)
  第四步,會計分錄
  2000年1月1日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700000
    未確認融資費用  200100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900100
  2.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
  初始直接費用是指在租賃談判和簽訂租賃合同的過程中發生的可直接歸屬于租賃項目的費用。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通常有印花稅、傭金、律師資、差旅費、談判費等。根據本準則第10條規定,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其賬務處理為: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例4 續例3,假設北方公司1999年11月20日因租賃交易向某律師事務所支付律師費20000元。
  會計分錄為:
  1999年11月20日
  借:管理費用    20000
      貸:銀行存款     20000
  3.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
  在融資租賃下,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的租金中,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承租人支付租金時,一方面應減少長期應付款,另一方面應同時將未確認的融資費用按一定的方法確認為當期融資費用。在先付租金(即每期期初等額支付租金)的情況下,租賃期第一期支付的租金不含利息,只需減少長期應付款,不必確認當期融資費用。
  在分攤未確認的融資費用時,承租人應采用一定的方法加以計算。按照本準則的規定,承租人可以采用實際利率法,也可以采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等。在采用實際利率法的情況下,根據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和負債的入賬價值基礎不同,融資費用分攤率的選擇也不同。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具體分為下列幾種情況:
  (1)租賃資產和負債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為入賬價值,且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為折現率。在這種情況下,應以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分攤率。
  (2)租賃資產和負債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為入賬價值,且以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為折現率。在這種情況下,應以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分攤率。
  (3)租賃資產和負債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為入賬價值,且不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和優惠購買選擇權。在這種情況下,既不能采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分攤率,也不能采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分攤率,而應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融資費用分攤率是指,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于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折現率。在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未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擔保的情況下,與上述兩種情況相類似,在租賃期屆滿時,未確認融資費用應全部攤銷完,并且租賃負債也應減少為零。
  (4)租賃資產和負債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為入賬價值,且不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但存在優惠購買選擇權。在這種情況下,既不能采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分攤率,也不能采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分攤率,而應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費。在租賃期屆滿時,未確認融資費用應全部攤銷完,并且租賃負債也應減少為優惠購買金額。
  (5)租賃資產和負債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為入賬價值,且存在承租人擔保余值。在這種情況下,既不能采用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作為分攤率,也不能采用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作為分攤率,而應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在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或由于在租賃期屆滿時沒有續租而支付違約金的情況下,在租賃期屆滿時,未確認融資費用應全部攤銷完,并且,租賃負債應減少至擔保余值或該日應支付的違約金。
  承租人對每期支付的租金,應按支付的租金金額,借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如果支付的租金中包含有履約成本,還應同時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同時,根據當期應確認的融資費用金額,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
  例5 資料同例3,以下列示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的處理。
  第一步,確定融資費用分攤率
  由于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為原賬面價值,因此應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
  計算過程如下:
  根據下列公式:
  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入賬價值
  可以得出:150000XPA(6,r)+100XPV(6,r)=700000
  可在多次測試的基礎上,用插值法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
  當r=7%時
  150000X4.767+100X0.666=715050+66.6=715116.6>700000
  當r=8%時
  150000X4.623+100X0.630=693450+63=693513<700000
  因此,7%<r<8%。用插值法計算如下:
  現值  利率
  715116.67%
  700000 r
  693513 8%
  (715116.6-700000)/(715116.6-693513) (7%-r)/(7%-8%)
  r=(21603.6x7%+15116.6x1%)/21603.6X100%=7.70%
  即,融資費用分攤率為7.70%。
  第二步,在租賃期內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參見表1)
  第三步,會計分錄
  2000年6月30日,支付第一期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同時
  借:財務費用     5390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53900
  2000年12月31日,支付第二期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同時
  借:財務費用          46500.3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46500.3
  2001年6月30日,支付第三期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同時
  借:財務費用          38530.82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38530.82
  2001年12月31日,支付第四期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同時
  借:財務費用           29947.70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9947.70
  2002年6月30日,支付第五期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同時
  借:財務費用            20703.6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0703.67
  2002年12月31日,支付第六期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150000
      貸:銀行存款    150000
  同時
  借:財務費用            10517.51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10517.51
  以上采用的是實際利率法,假設采用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
  (注:這里的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都是以租金支付期為基礎運用的,而不是實際公歷年數),分攤結果參見表2、表3,會計分錄略。
  4.租賃資產折舊的計提
  承租人應對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主要應解決兩個問題:一是折舊政策,二是折舊期間。
  (1)折舊政策
  本準則規定,計提租賃資產折舊時,承租人應采用與自有應折舊資產相一致的折舊政策。同自有應折舊資產一樣,租賃資產的折舊方法一般有直線法(即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雙倍余額遞減法等。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了擔保,則應計折舊總額為租賃開始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扣除擔保余值后的余額;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未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擔保,則應計折舊總額為租賃開始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
  (2)折舊期間
  確定租賃資產的折舊期間時,應視租賃合同的規定而論。本準則規定,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會取得租賃資產所有權,即可認為承租人擁有該項資產的全部尚可使用年限,因此應以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尚可使用年限作為折舊期間;如果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后承租人是否能夠取得租賃資產的所有權,則應以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者作為折舊期間。
  例6 資料同例3,下面列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折舊的處理。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折舊計算如下(參見表4)。
  會計分錄為:
  2000年12月31日,計提本年折舊
  借:制造費用——折舊費  140000
      貸:累計折舊       140000
  2001~2004年各年分錄同上。
  *根據本準則第7條規定的第(2)條標準,在租賃開始日(2000年1月1日)可以合理地確定租賃期屆滿后承租人能夠取得該項資產的所有權,因此在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時,應按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5年(估計使用年限8年-已使用年限3年)計提折舊。本例中租賃資產不存在擔保余值,應全額計提折舊。
  5.履約成本的會計處理
  履約成本名目較多,承租人在實際中可根據其內容進行處理。例如,對于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技術咨詢和服務費、人員培訓費等應予遞延分攤計入各期費用或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借記“長期待攤費用”、“預提費用”、“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對于固定資產的經常性修理費、保險費等可直接計入當期費用,借記“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例7 續例3,假設2000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支付該機器發生的保險費、維護費,會計分錄為:
  借:制造費用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2001~2002年的會計分錄同上。
  6.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由于或有租金的金額不固定,無法采用系統合理的方法對其進行分攤,因此,本準則第14條規定,或有租金在實際發生時,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要求,確認為當期費用。其賬務處理為:借記“財務費用”、“營業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例8 續例3,假設2001年、2002年北方公司分別實現塑鋼窗戶銷售收入100000元和150000元,根據租賃合同規定,這兩年應支付給中華公司經營分享收入分別為5000元和7500元。
  相應的會計分錄為:
  2001年12月31日
  借:營業費用         5000
      貸:其他應付款——中華公司  5000
  2002年12月31日
  借:營業費用            7500
      貸:其他應付款——中華公司      7500

  7.租賃期屆滿時的會計處理
  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通常對租賃資產的處理有三種情況:返還、優惠續租和留購。
  (1)返還租賃資產
  租賃期屆滿,承租人向出租人返還租賃資產時,通常借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累計折舊”科目,貸記“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科目。
  (2)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如果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則應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在存在而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
  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沒有續租,根據租賃合同規定須向出租人支付違約金時,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留購租賃資產
  在承租人享有優惠購買選擇權的情況下,支付購買價款時,借記“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同時,將固定資產從“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明細科目轉入有關明細科目。
  例9 續例3,假設2003年1月1日,北方公司向中華公司支付購買價款100元。
  會計分錄為: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100

      貸:銀行存款    100
  同時
  借:固定資產——塑鋼機        700000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700000
  8.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
  按照本準則的要求,承租人應在財務報告中(主要是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與融資租賃有關的事項,主要包括:
  (1)每類租入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賬面原值、累計折舊及賬面凈值。
  (2)資產負債表日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每年將支付的最低租賃付款額,以及以后年度將支付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總額。
  (3)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余額。即未確認的融資費用總額減去已確認為融資費用部分后的余額。
  (4)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所采用的方法。如實際利率法、直線法或年數總和法。
  (二)承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1.租金的會計處理
  在經營租賃下,租賃資產的風險通常沒有轉移給承租人,履約成本一般由出租人負擔,因此,承租人不必將租賃資產資本化,只需將支付或應付的租金按一定的方法確認為費用。
  本準則第16條規定,經營租賃的租金應當在租賃期內的各個期間按直線法確認為費用;如果其他方法更合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這條規定是指,一般情況下,采用直線法將承租人支付的經營租賃租金確認為費用較為合理,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則應采用比直線法更系統合理的方法,比如根據租賃資產的使用量來確認租金費用。例如,某企業租入一臺起重機,根據起重機的工作小時來確認當期應分攤的租金費用就比按直線法確認更為合理。
  某些情況下,出租人可能對經營租賃提供激勵措施,如免租期、承擔承租人某些費用等。在出租人提供了免租期的情況下,應將租金總額在整個租賃期內,而不是在租賃期扣除免租期后的期間內進行分攤;在出租人承擔了承租人的某些費用的情況下,應將該費用從租金總額中扣除,并將租金余額在租賃期內進行分攤。
  承租人確認的租金費用,借記“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待攤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2.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
  對于承租人在經營租賃中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本準則第17條規定,應確認為當期費用。其賬務處理為: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3.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在經營租賃下,承租人對或有租金的處理與融資租賃下相同,即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費用。其賬務處理為:借記“財務費用”、“營業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4.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

  按照本準則的要求,承租人應在財務報告中披露與重大的經營租賃有關的事項,主要包括:
  (1)資產負債表日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每年將支付的不可撤銷經營租賃的最低租賃付款額;
  (2)以后年度將支付的不可撤銷經營租賃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總額。
  六、關于出租人的會計處理
  本準則第20~34條分別就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對出租人的會計處理及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作出了規定。其中,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1)租賃開始日的會計處理;
 (2)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
 (3)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
  (4)未擔保余值發生變動時的會計處理;
 (5)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6)租賃期屆滿時的會計處理;
 (7)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等等。
出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1)經營租賃資產在會計報表中的處理;
 (2)租金的會計處理;
 (3)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
 (4)租賃資產折舊的計提;
 (5)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6)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等等。
(一)出租人對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
 1.租賃開始日的會計處理
  本準則第20條規定,在租賃開始日,出租人應當將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作為應收融資租賃款的入賬價值,并同時記錄未擔保余值,將最低租賃收款額與未擔保余值之和與其現值之和的差額記錄為未實現融資收益。
  根據這一規定,在租賃開始日,出租人應按最低租賃收款額,借記“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按未擔保余值的金額,借記“未擔保余值”科目,按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貸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按上述科目計算后的差額,貸記“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例10 資料同例3,以下說明出租人(中華公司)的會計處理。
  第一步,判斷租賃類型
  本例存在優惠購買選擇權,優惠購買權100元遠遠小于行使選擇權日租賃資產的公允價值80000元(100/80000=0.125%<5%),因此在2000年1月1日就可合理確定北方公司將會行使這種選擇權,符合第2條判斷標準;另外,在本例中,由于不存在未擔保余值,因此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700000元大于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90%即630000元(70000元×90%),符合第4條判斷標準;因此這項租賃應認定為融資租賃。
  第二步,計算租賃內含利率
  根據本準則第9條中租賃內含利率的定義,租賃內含利率是在租賃開始日,使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與未擔保余值的現值之和等于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折現率。在本例中
  最低租賃收款額=租金×期數+優惠購買價格
  =150000×6+100=900100(元)
  因此有
  150000×PA(6,R)+100×PV(6,R)=700000(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
  根據這一等式,可在多次測試的基礎上,用插值法計算租賃內含利率。
  當R=7%時
  150000×4.767+100×0.666=715050+66.6=715116.6>700000
  當R=8%時
  150000×4.623+100×0.630=693450+63=693513<700000
  因此,7%<R<8%。用插值法計算如下:
  現值 利率
  715116.6 7%
  700000R
  6935138%
  (715116.6-700000)/(715116.6-693513)7%-R
  R=(21603.6×7%+15116.6×1%)/21603.6×100%=7.70%  即,租賃內含利率為7.70%。
  第三步,計算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及其現值和未實現融資收益
  本例中由于不存在擔保余值和未擔保余值,因此
  最低租賃收款額=最低租賃付款額
  =150000×6+100  =900100(元)
  最低租賃收款額現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
  =700000(元)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未擔保余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未擔保余值的現值)
  =900100-700000=200100(元)
  第四步,會計分錄
  2000年1月1日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          900100
      貸:融資租賃資產         700000
         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200100
  2.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
  出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和承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相類似,通常也有印花稅、傭金、律師費、差旅費、談判費等,根據本準則第21條的規定,出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應確認為當期費用。其賬務處理為: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現金”等科目。
  例11 續例3,假設中華公司1999年11月15日因租賃交易而發生談判費用50000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
  會計分錄為:
  1999年11月15日
  借:管理費用    50000
      貸:銀行存款     50000
  3.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
  出租人每期收到的租金包括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根據本準則的規定,未實現融資收益應當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配,確認為各期的融資收入。分配時,出租人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當期應當確認的融資收入;在與按實際利率法計算的結果無重大差異的情況下,也可以采用直線法、年數總和法等。
  出租人每期收到租金時,按收到的租金金額,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同時,每期確認融資收入時,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科目。
  例12 續例3,以下說明出租人對未實現融資租賃收益的處理。
  會計處理:
  第一步,計算租賃期內各期應分配的未實現融資收益(參見表5)
  第二步,會計分錄  2000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期租金時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    150000
  同時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539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53900
  2000年12月31日收到第二期租金時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          150000
  同時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46500.3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46500.3
  2001年6月30日收到第三期租金時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        150000
  同時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38530.82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38530.82
  2001年12月31日收到第四期租金時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        150000
  同時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29947.70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29947.70
  2002年6月30日收到第五期租金時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          150000
  同時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20703.67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20703.67
  2002年12月31日收到第六期租金時
  借:銀行存款           15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         150000
  同時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1051751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10517.51
  以上采用的是實際利率法,假設采用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
  (注:這里的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都是以租金支付期為基礎運用的,而不是實際公歷年數),分配結果參見表6、表7,會計分錄略。
  應該特別指出的是,當出租人超過一個租金支付期未收到租金時,應當停止確認融資收入,其已確認的融資收入,應予沖回,轉作表外核算。待實際收到租金時,再將租金中所含融資收入確認為當期收入。
  例13 甲公司根據與乙公司簽訂的租賃合同的規定,從2000年1月1日起,每3個月支付一期租金,每期租金中所含融資收入均為300000元,于每月末根據合理的分配方法確認當期的融資收入。
  假設2000年3月31日,“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借方發生額合計為300000元,“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科目貸方余額為300000元。但在2000年6月30日,仍未收到第一期租金。有關的賬務處理為:
  (1)2000年6月30日,停止將第一期租金中所含的融資收入繼續列報在利潤表中。
  (2)2000年6月30日,將已確認的第一期租金中所含的融資收入予以全部沖回。
  借: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300000
    貸: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300000
  (3)在未收到第一期租金之前的任一會計期間均不再確認第一期租金中所含的融資收入。
  (4)2000年6月30日,將第二期租金在6月份應分配的融資收入予以確認。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1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100000
  (5)假設在2000年7月20日收到第一期租金,確認所含融資收入300000元。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30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300000
  與其他企業相類似,出租人應當根據承租人的財務及經營管理情況,以及租金的逾期期限等因素,分析應收融資租賃款的風險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對應收融資租賃款減去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差額部分合理計提壞賬準備。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出租人參照《企業會計制度》并根據相關會計準則的規定自行確定。壞賬準備的計提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4.未擔保余值發生變動時的會計處理
  本準則第26條規定了當未擔保余值發生變動時應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出租人應當定期對未擔保余值進行檢查,至少于每年年末檢查一次。如有證據表明未擔保余值已經減少,應當重新計算租賃內含利率,并將由此而引起的租賃投資凈額的減少確認為當期損失,以后各期根據修正后的租賃投資凈額和重新計算的租賃內含利率確定應確認的融資收入。如已確認損失的未擔保余值得以恢復,應當在原已確認的損失金額內轉回,并重新計算租賃內含利率,以后各期根據修正后的租賃投資凈額和重新計算的租賃內含利率確定應確認的融資收入。未擔保余值增加時,不作任何調整。其中,租賃投資凈額是指,融資租賃中最低租賃收款額與未擔保余值之和與未實現融資收益之間的差額。
  由于未擔保余值的金額決定了租賃內含利率的大小,從而決定著未實現融資收益的分配(在采用實際利率法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情況下),因此,為了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資產和經營業績,根據謹慎性原則的要求,在未擔保余值發生減少和已確認損失的未擔保余值得以恢復的情況下,均應當重新計算租賃內含利率,以后各期根據修正后的租賃投資凈額和重新計算的租賃內含利率確定應確認的融資收入。在未擔保余值增加時,不作任何調整。
  其賬務處理:
  (1)期末,出租人的未擔保余值的預計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的差額,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貸記“未擔保余值”科目。
  (2)如果已確認損失的未擔保余值得以恢復,應在原已確認的損失金額內轉回,借記“未擔保余值”科目,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
  5.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本準則第27條規定了出租人在融資租賃下收到的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即“或有租金應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收入”。其賬務處理為:借記“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等科目。
  例14 續例3,假設2001年和2002年,北方公司分別實現塑鋼窗戶年銷售收入100000元和150000元。根據租賃合同的規定,兩年應向北方公司收取的經營分享收入分別為5000元和7500元。
  會計分錄為:
  2001年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5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5000
  2002年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7500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7500
  6.租賃期屆滿時的會計處理
  租賃期屆滿時出租人應區別以下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1)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將租賃資產交還出租人。這時有可能出現四種情況:
  ①存在擔保余值,不存在本擔保余值。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交還的租賃資產時,借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貸記“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
  ②存在擔保余值,同時存在未擔保余值。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交還的租賃資產時,借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貸記“應收融資租賃款”、“未擔保余值”等科目。
  ③存在未擔保余值,不存在擔保余值。
  出租人收到承租人交還的租賃資產時,借記“融資租賃資產”科目,貸記“未擔保余值”科目。
  ④擔保余值和未擔保余值均不存在。
  此時,出租人無需作賬務處理,只作需相應的備查登記。
  (2)優惠續租租賃資產
  ①如果承租人行使優惠續租選擇權,則出租人應視同該項租賃一直在存在而作出相應的賬務處理。
  ②如果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沒有續租,根據租賃合同規定應向承租人收取違約金時,借記“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同時,將收回的租賃資產按上述規定進行處理。
  (3)留購租賃資產
  租賃期屆滿時,承租人行使了優惠購買選擇權。出租人應按收到的承租人支付的購買資產的價款,借記“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
  例15 續例14,假設2003年1月1日,中華公司收到北方公司支付的購買資產的價款100元。
  會計分錄為:
  2003年1月1日
  借:銀行存款            1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       100
  7.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
  按照本準則的要求,出租人應在財務報告中披露與融資租賃有關的事項,主要包括:
  (1)資產負債表日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每年將收到的最低租賃收款額,以及以后年度將收到的最低租賃收款額總額。
  (2)未實現融資收益的余額。即未實現融資收益總額減去已確認為收入部分后的余額。
  (3)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所采用的方法。如實際利率法、直線法或年數總和法。
  (二)出租人對經營租賃的會計處理
  1.經營租賃資產在會計報表中的處理
  本準則第29條規定,出租人應當按照資產的性質,將用作經營租賃的資產包括在資產負債表上的相關項目內。這一規定是指,在經營租賃下,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主要風險和報酬仍然留在出租人一方,因此出租人應當作為自身擁有的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如果出租資產屬于固定資產,則列在資產負債表固定資產項下;如果出租資產屬于流動資產,則列在資產負債表有關流動資產項下。
  2.租金的會計處理
  本準則第30條規定了出租人在經營租賃下對租金的會計處理,即經營租賃的租金應當在租賃期內的各個期間按直線法確認為收入;如果其他方法更合理,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在一般情況下,出租人應采用直線法將租金在租賃期內確認為收入,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則應采用比直線法更系統合理的方法。比如根據租賃資產的使用量來確認租金收入的方法。例如,出租一臺起重機,根據起重機的工作小時來確認當期租賃收益就比按直線法確認更為合理。
  某些情況下,出租人可能對經營租賃提供激勵措施,如免租期、承擔承租人某些費用等。在出租人提供了免租期的情況下,應將租金總額在整個租賃期內,而不是在租賃期減去免租期后的期間內進行分配;在出租人承擔了承租人的某些費用的情況下,應將該費用從租金總額中扣除,并將租金余額在租賃期內進行分配。
  出租人確認的租金收入,應借記“銀行存款”、“應收經營租賃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租金收入”等科目。如果出租人是非專業從事租賃業務的企業,則確認的經營租賃收入,應借記“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等科目,貸記“其他業務收入——經營租賃收入”科目。
  3.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
  本準則第31條規定了出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的會計處理,即出租人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應當確認為當期費用。
  其賬務處理為:借記“管理費用”、“待攤費用”等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4.租賃資產折舊的計提
  本準則第32條規定了出租人對經營租賃資產計提折舊的會計政策,即,對于經營租賃資產中的固定資產,應當采用出租人對類似應折舊資產通常所采用的折舊政策計提折舊;對于其他經營租賃資產,應當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攤銷。
  5.或有租金的會計處理
  在經營租賃下,出租人對或有租金的處理與融資租賃下相同,即在實際發生時確認為當期收益。其賬務處理為:借記“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銀行存款”等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租金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經營租賃收入”等科目。
  6.相關會計信息的披露
  按照本準則的要求,出租人應在財務報告中披露每類租出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的賬面價值。這一規定是指,如果租出資產已經計提折舊,或發生了減值等情況,應披露原價扣除已計提的折舊或已確認的減值后的凈值。如果租出資產已進行了攤銷,則應披露其攤余價值。2001年《企業會計準則———租賃》指南(2)
七、關于售后租回交易
  本準則第35~38條規定了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核算及相關信息披露。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租賃業務,是指賣主(即資產的所有者)將資產出售后,又將該項資產從買主(即資產的新所有者)租回。售后租回交易方式下,賣主同時是承租人,買主同時是出租人。
  對于售后租回交易,無論是承租人還是出租人,均應當按照本準則第7條規定的標準,將售后租回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或經營租賃。對于出租人來講,售后租回交易(無論是融資租賃還是經營租賃的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沒有什么區別。而對于承租人來講,由于其既是資產的承租人同時又是資產的出售者,所以,售后租回交易同其他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有所不同。因此,本準則第35~38條對售后租回交易的規定實際上是從承租人(即賣主)的角度作出的。
  售后租回交易的會計處理應根據其所形成的租賃類型,分別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進行會計處理。
  1.售后租回交易形成融資租賃
  如果售后租回交易滿足了本準則第7條規定的5條標準中的一條或數條,則應將該交易認定為融資租賃。賣主(即承租人)應將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于資產賬面價值還是售價低于資產賬面價值)予以遞延,并按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進行分攤,作為折舊費用的調整。
在融資租賃下,按該項租賃資產的折舊進度分攤的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應作為當期折舊費用的調整項目。這是因為租賃雙方可能會通過提高或壓低各期租金產生銷售損益,從而造成資產虛增或虛減,各期折舊費用虛增或虛減。為使各期損益均衡,分攤的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應調整折舊費用。按折舊進度進行分攤是指在對該項租賃資產計提折舊時,按與該項資產計提折舊所采用的折舊率相同的比例對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進行分攤。
  賬務處理方面,承租人應設置“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以核算在售后租回交易中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于資產賬面價值,還是售價低于資產賬面價值)。租賃資產按高于資產賬面價值出售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主營業務收入”、“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等科目;租賃資產按低于資產賬面價值出售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
  分攤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時,如果租賃資產是按高于資產賬面價值出售的,應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貸記“制造費用——折舊費”、“營業費用——折舊費”、“管理費用——折舊費”等科目;如果租賃資產是按低于資產賬面價值出售的,應借記“制造費用——折舊費”、“營業費用——折舊費”、“管理費用——折舊費”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科目。其他的會計處理同一般情況下對融資租賃的處理。
  2.售后租回交易形成經營租賃
  如果售后租回交易沒有滿足本準則第7條規定的5條標準中的任何一條,則應將該交易認定為經營租賃。賣主(即承租人)應將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于資產賬面價值還是售價低于資產賬面價值)予以遞延,并在租賃期內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攤,作為租金費用的調整。
  在經營租賃下,在租賃期內按照租金支付比例分攤的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應作為當期租金費用的調整項目;按照租金支付比例進行分攤是指在確認當期該項租賃資產的租金費用時,按與確認當期該項資產租金費用所采用的支付比例相向的比例對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進行分攤。
  賬務處理方面,承租人應設置“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科目,以核算在售后租回交易中售價與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無論是售價高于資產賬面價值還是售價低于資產賬面價值)。租賃資產按高于資產賬面價值出售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主營業務收入”、“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等科目;租賃資產按低于資產賬面價值出售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等科目,貸記“固定資產清理”、“主營業務收入”等科目。
  分攤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時,如果租賃資產是按高于資產賬面價值出售的,應借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科目,貸記“制造費用——租賃費”、“營業費用——租賃費”、“管理費用——租賃費”等科目;如果租賃資產是按低于資產賬面價值出售的,應借記“制造費用——租賃費”、“營業費用——租賃費”、“管理費用——租賃費”等科目,貸記“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科目。其他的會計處理同一般情況下對經營租賃的處理。
  3.售后租回交易的披露
  由于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種特殊的交易,因此應特別加以披露。本準則規定,承租人和出租人除應當按照一般情況下的融資租賃或經營租賃對售后租回交易進行披露外,還應當對售后租回合同中的特殊條款作出披露。這里的“特殊條款”是指售后租回合同中規定的區別于一般租賃交易的條款,比如租賃標的物的售價等。
  八、例釋
  (一)經營租賃
  例16 2000年1月1日,甲公司從乙公司租入全新辦公用房一套,租期為3年。辦公用房原賬面價值為300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5年。租賃合同規定,租賃開始日甲公司向乙公司一次性預付租金1200000元,第一年末支付租金100000元,第二年末交付租金100000元,第三年末支付租金250000元。租賃期滿后預付租金不退回,乙公司收回辦公用房使用權(假設甲公司和乙公司均在年末確認租金費用和經營租賃收入并且不存在租金逾期支付的情況)。
  1.承租人(甲公司)的會計處理分析:該項租賃不符合融資租賃的任何一條標準,應作為經營租賃處理。確認租金費用時,不能依據各期實際支付租金的金額確定,而應采用直線法平均分攤確認各期的租金費用。此項租賃租金總額為1650000元,按直線法計算,每年應分攤的租金為550000元。
  會計分錄為:
  2000年1月1日
    借:其他應付款   1200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00 
    2000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租賃費   55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其他應付款       450000
  2001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租賃費  55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其他應付款     450000
  2002年12月31日
  借:管理費用——租賃費    550000
      貸:銀行存款       250000
       其他應付款        300000
  2.出租人(乙公司)的會計處理
  分析:該項租賃不符合融資租賃的任何一條標準,應作為經營租賃處理。確認租金收入時,不能依據各期實際收到租金的金額確定,而應采用直線法平均分配確認各期的租金收入。此項租賃租金總額為1650000元,按直線法計算,每年應確認的租金收入為550000元。
  會計分錄為:
  2000年1月1日
  借:銀行存款1   200000
      貸:其他應收款     1200000
  2000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                100000
      其他應收款              45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經營租賃收入  550000
  2001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                 100000
      其他應收款               45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經營租賃收入  550000
  2002年12月31日
  借:銀行存款                250000
      其他應收款              300000
      貸:其他業務收入——經營租賃收入  550000
  如果出租人是專門從事租賃業務的企業,則上述應收租金應通過“應收經營租賃款”科目核算;租金收入應通過“主營業務收入——租金收入”科目核算。
  (二)融資租賃
  例17 1999年12月1日,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與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合同主要條款如下:
  1.租賃標的物:建筑構件生產線。
  2.起租日:租賃物運抵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之日(即2000年1月1日)。
  3.租賃期:2000年1月1日~2002年12月31日,共3年。
  4.租金支付方式:每年年初支付租金270000元。
  5.租賃期屆滿時建筑構件生產線的估計余值:117000元。
  其中:由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擔保的余值為100000元;未擔保余值為17000元。
  6.該生產線的保險、維護等費用由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自行承擔,每年10000元。
  7.該生產線在2000年1月1日的原賬面價值為835000元。
  8.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為6%(年利率)。
  9.該生產線估計使用年限為6年。承租人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折舊。
  10.2002年12月31日,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將該生產線交回中國華東租賃公司。
  此外,假設該生產線占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資產總額的30%以上,且不需安裝。
  1.承租人(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的會計處理
  第一步,判斷租賃類型
  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848910元(計算過程見后)大于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90%即751500元(83000元×90%),符合第4條判斷標準,所以這項租賃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第二步,計算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確定租賃資產入賬價值
  本例承租人不知悉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應選擇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6%作為折現率。
  最低租賃付款額=各期租金之和+承租人擔保的資產余值
  =270000×3+100000=810000+100000=910000(元)
  計算現值的過程如下:
  每年租金270000元,第二年、第三年的年金現值=270000×PA(2,6%)
  第一年租金(年初支付)的現值=270000元
  擔保余值100000元的復利現值=100000×PV(3,6%)
  查表得知:
  PA(2,6%)=1.833
  PV(3,6%)=0.840
  現值合計=270000×(1.833+1)+100000×0.840
  =764910+84000=848910(元)>835000元
  根據本準則規定的孰低原則,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應為其原賬面價值835000元。
  第三步,計算未確認融資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最低租賃付款額-租賃開始回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
  =910000-835000=75000(元)
  第四步,確定融資費用分攤率
  由于租賃資產入賬價值為其原賬面價值,因此應重新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
  根據下列公式:
  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
  可以得出:270000×PA(2,r)+270000+100000×PV(3,r)=835000
  可在多次測試的基礎上,用插值法計算融資費用分攤率。
  當r=7%時
  270000×(1.808+1)+100000×0.816
  =758160+81600=839760>835000
  當r=8%時
  270000×(1.783+1)+100000×0.794
  =751410+79400=830810<835000
  因此,7%<r<8%。用插值法計算如下:
  現值利率
  8397607%
  835000r
  8308108%
  (839760-835000)/(839760-830810)=(7%-r)/(7%-8%)
  r=(8950×7%+4760×1%)/8950×100%=7.53%
  即,融資費用分攤率為7.53%。
  第五步,在租賃期內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參見表8)
  第六步,在折舊期內采用年數總和法計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折舊(參見表9)
  第七步,會計分錄
  (1)2000年1月1日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835000
    未確認融資費用    75000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910000
  (2)2000年1月1日,支付第一年的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270000
      貸:銀行存款         270000
 (3)2000年12月31日,支付該生產線的保險費、維護費
  借:制造費用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4)2000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應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42545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42545
  (5)2000年12月31日,計提本年折舊
  借:制造費用——折舊費  367500
    貸:累計折舊               367500
  (6)2001年1月1日,支付第二年的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270000
      貸:銀行存款        270000
  (7)2001年12月31日,支付該生產線的保險費、維護費
  借:制造費用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8)2001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應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25417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25417
  (9)2001年12月31日,計提本年折舊
  借:制造費用——折舊費   245000
     貸:累計折舊        245000
  (10)2002年1月1日,支付第三年的租金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270000
      貸:銀行存款           270000
  (11)2002年12月31日,支付該生產線的保險費、維護費
  借:制造費用    10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
  (12)2002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應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
  借:財務費用       7038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7038
  (13)2002年12月31日,計提本年折舊
  借;制造費用——折舊費   122500
      貸:累計折舊         122500
    (14)2002年12月31日,將該生產線退還中國華東租賃公司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   100000
         累計折舊         735000
   貸: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      835000
  第八步,財務報告中的列示與披露[在本例中,僅指資產負債表(局部)及其附注,同時假定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無其他租賃事項]
  (1)2000年12月31日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參見表10)
  * 227455元=2001年應支付的租金270000元-2000年應分攤的未確認融資費用42545元;
  * 337545=“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的年末余額640000元-“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的年初余額75000元-227455元。
  報表附注:
  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系2000年1月1日從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租入的建筑構件生產線,該生產線的賬面原值835000元,累計折舊為367500元,賬面凈值為467500元。
  2.資產負債表日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每年將支付的最低租賃付款額及以后年度將支付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總額:
  項目 會計年度 金額(元)
  最低租賃付款項2001年 270000
  2002年 370000*
  以后年度0
  最低租賃付款額總額640000
  3.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余額為32455元。
  4.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
  * 370000元=2002年應支付的租金270000元+擔保余值100000元。
  (2)2001年12月31日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參見表11)
  * 337545元=“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科目的年末余額370000元-“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的年初余額32455元。
  報表附注:
  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系2000年1月1日從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租入的建筑構件生產線,該生產線的賬面原值835000元,累計折舊為612500元,賬面凈值為222500元。
  2.資產負債表日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每年將支付的最低租賃付款額及以后年度將支付的最低租賃付款額總額:
  項目會計年度金額(元)
  最低租賃付款額 2002年 370000
  以后年度0
  最低租賃付款額總額 370000
  3.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余額為7038元。
  4.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
  (3)2002年12月31日廣廈建筑材料制造有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參見表12)
  報表附注:
  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系2000年1月1日從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租入的建筑構件生產線,該生產線的賬面原值為835000元,累計折舊735000元,賬面凈值為0元,擔保余值為100000元。
  2.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
  2.出租人(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的會計處理
  第一步,判斷租賃類型
  本例中,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為821918元(計算過程見后),大于租賃資產原賬面價值的90%即751500元(835000×90%),符合第4條判斷標準,所以,這項租賃應當認定為融資租賃。
  第二步,計算租賃內含利率
  根據租賃內含利率的定義,計算如下:
  270000×PA(2,R)+270000+100000×PV(3,R)+17000×PV(3,R)
  =835000(元)(租賃資產的原賬面價值)
  因此:270000[PA(2,R)+1]117000PV(3,R)=835000
  當R=10%時
  270000×(1.736+1)+117000×0.751
  =738720+87867=826587<835000
  當R=9%時
  270000×(1.759+1)+117000×0.772
  =744930+90324=835254>835000
  因此,9%<R<10%。用插值法計算如下:
  現值利率
  835254 9%
  835000 R
  826587 10%
  (835254-835000)/(835254-826587)=(9%-R)/(9%-10%)
  R=(8667×9%+254×1%)/8667×100%=9.03%
  即,租賃內含利率為9.03%。
  第三步,計算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收款額及其現值和未實現融資收益
  最低租賃收款額+未擔保余值
  =最低租賃付款額+第三方擔保的余值)+未擔保余值
  =[各期租金之和+承租人擔保的資產余值)+第三方擔保的資產余值]+未擔保余值
  =[(270000×3+100000)+0]+17000
  =910000+17000
  =927000(元)
  最低租賃收款額=270000×3+100000
  =910000(元)
  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270000+270000×PA(2,9.03%)+100000×PV(3,9.03%)
  =270000×(1+1.7584)+100000×0.7715
  =744768+77150=821918(元)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未擔保余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未擔保余值的現值)
  =927000-835000=92000(元)
  第四步,計算租賃期內各期應分配的未實現融資收益(參見表13)
  第五步,會計分錄
  (1)2000年1月1日,按最低租賃收款額確認為應收融資租賃款
  借:應收融資租賃款——廣廈公司 910000
   未擔保余值17000
  貸:融資租賃資產         835000
      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92000
  (2)2000年1月1日,收到第一年的租金
  借:銀行存款                27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廣廈公司  270000
  (3)2000年12月31日,確認融資收入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51020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51020
  (4)2001年1月1日,收到第二年的租金
  借:銀行存款                 27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廣廈公司  270000
  (5)2001年12月31日,確認融資收入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31246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31246
  * 做尾數調整9734=117000-107266-9734=0-9734
  ** 117000=擔保余值100000+未擔保余值17000
  (6)2002年1月1日,收到第三年的租金
  借:銀行存款                27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廣廈公司  270000
  (7)2002年12月31日,確認融資收入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9734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9734
  (8)2002年12月31日,收回該生產線
  借:融資租賃資產            10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廣廈公司   100000
  同時,借:融資租賃資產  17000
            貸:未擔保余值      17000
  第六步,財務報告中的列示與披露[在本例中,僅指資產負債表(局部)及其附注,同時假定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無其他租賃事項]
  (1)2000年12月31日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參見表14)
  * 548000元=“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的年末余額640000元-“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年初余額92000元;
  報表附注:
  1.資產負債表日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每年將收到的最低租賃收款額及以后年度將收到的最低租賃收款額總額:
  項目 會計年度金額(元)
  最低租賃收款額2001年 270000
  2002年 370000*
  以后年度0
  最低租賃收款額總額640000
  2.未實現融資收益的余額為40980元。
  3.采用實際利率法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
  (3)2001年12月31日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參見表15)
  *329020元=“應收融資租賃款”科目的年末余額370000元-“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科目年初余額40980元。
  報表附注:
  1.資產負債表日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每年將收到的最低租賃收款額及以后年度將收到的最低租賃收款額總額:
  項目會計年度金額(元)
  最低租賃收款額 2002年 370000*
  以后年度0
  最低租賃收款額總額 370000
  2.未實現融資收益的余額為9734元。
  3.采用實際利率法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
  (3)2002年12月31日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其附注(參見表16)
  報表附注:
  采用實際利率法分配未實現融資收益。
  例18 續例17,假設2000年12月31日,中國華東租賃公司對未擔保余值進行定期審核時,發現該生產線的未擔保余值發生了永久性減少,未擔保余值變為7000元。
  分析:針對此種情況,根據本準則規定,出租人應重新計算其租賃內含利率,由此引起的租賃投資凈額的減少應確認為當期損失,并在2001年和2002年根據修正后的租賃投資凈額和重新計算的租賃內含利率確定融資收入。
  出租人(中國華東租賃公司)的會計處理:
  第一步,重新計算租賃內含利率
  最低租賃收款額+未擔保余值=(270000×3+100000)+7000
  =910000+7000=917000(元)
  計算過程如下:
  270000PA(2,R)+270000+100000PV(3,R)+7000PV(3,R)
  =270000(PA+1)+107000PV
  因此有
  270000(PA+1)+107000PV=835000
  當R=9%時
  270000×(1.759+1)+107000×0.772
  =744930+82604=827534<835000
  當R=8%時
  270000×(1.783+1)+107000×0.794
  =751410+84958=836368>835000
  因此,8%<R<9%。用插值法計算如下:
  現值利率
  863368 8%
  835000 R
  827534 9%
  (836368-835000)/(836368-827534)=(8%-R)/(8%-9%)
  R=(8834×8%+1368×1%)/8834×100%=8.15%
  即,修正后的租賃內含利率為8.15%。
  第二步,計算未實現融資收益
  未實現融資收益=(最低租賃收款額+未擔保余值)-(最低租賃收款額的現值值+未擔保余的現值)
  =917000-835000
  =82000(元)
  第三步,計算因未擔保余值發生永久性減少而引起的租賃投資凈額的減少額,并重新計算租賃期內各期應分配的融資收益(參見表17)
  46048=565000×8.15%
  **4972=346020(參見表13)-341048
  ***做尾數調整 8157=107000-98843-8157=0-8157
  ****107000=擔保余值100000+未擔保余值7000
  第四步,會計分錄
  (1)2000年12月31日,確認融資收入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51020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51020
  (2)2000年12月31日,調整未擔保余值和未實現融資收益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10000
      貸:未擔保余值        10000
  (3)2000年12月31日,確認未擔保余值發生永久性減少所產生的損失
  借: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4972
      貸: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4972
  (4)2001年1月1日,收到第二年的租金
  借:銀行存款27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廣廈公司270000
  (5)2001年12月31日,確認融資收入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27795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27795
  (6)2002年1月1日,收到第三年的租金
  借:銀行存款                27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廣廈公司  270000
  (7)2002年12月31日,確認融資收入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融資收益  8157
      貸:主營業務收入——融資收入    8157
  (8)2002年12月31日,收回該生產線
  借:融資租賃資產            100000
      貸:應收融資租賃款——廣廈公司 100000
  同時,借:融資租賃資產   7000
            貸:未擔保余值     7000
  第五步,財務報告中的列示與披露(略)
  (三)售后租回交易
  第一種情況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一項融資租賃、售價高于資產賬面價值
  例19 續例3,假設2000年1月1日,北方公司將一臺塑鋼機按700000元的價格銷售給中華公司。該機器的賬面原值為1000000元,已提折舊400000元。同時又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將該機器租回,該合同主要條款與例3的合同條款內容相同。
  1.賣主即承租人(北方公司)的會計處理
  第一步,判斷租賃類型
  根據例3,可知該項租賃屬于融資租賃。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及融資費用分攤率的計算過程與結果同例3、例5.
  第二步,計算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售價-資產的賬面價值
  =售價-(資產的賬面原值-累計折舊)
  =700000-(1000000-400000)
  =700000-600000
  =100000(元)
  第三步,在租賃期內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同例5,參見表1)
  第四步,在折舊期內按折舊進度(在本例中即年限平均法)分攤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參見表18)
  第五步,會計分錄
  (1)2000年1月1日,向中華公司出售塑鋼機
  借:銀行存款   7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600000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100000
  (2)2000年1月1日,結轉出售固定資產的成本
  借:固定資產清理   600000
      累計折舊       400000
      貸:固定資產——塑鋼機 1000000
  (3)2000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應分攤的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20000
      貸:制造費用——折舊費          20000
  其他有關會計分錄略。
  第六步,財務報告中的列示和披露[在本例中,僅指資產負債表(局部)及其附注,同時假定北方公司無其他租賃事項]
  (1)2000年12月31日北方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局部)及其附注(參見表19)
  * 231521.48=2001年租金300000元-2001年應確認的融資費用(38530.82元+29947.70元)
  * 268878.82=2002年租金300000元+優惠購買價格100元=2002年應確認的融資費用(20703.67元+10517.51元)
  報表附注:
  本公司與中華公司發生售后租回交易,租賃標的物為塑鋼機,售價為700000元,賬面價值為600000元。
  (其他披露同一般情況下的融資租賃,此略)
  (2)2001年、2002年財務報告列示與披露(略)。
  2.買主即出租入(中華公司)的會計處理
  中華公司的會計處理與一般融資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相同,此略。
  第二種情況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一項融資租賃,售價低于資產賬面價值
  例20 續例3,假設2000年1月1日,北方公司將一臺塑鋼機按700000元的價格銷售給中華公司。該機器的賬面原值為1000000元,已提折舊240000元。同時又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將該機器租回,該合同主要條款與例3的合同條款內容相同。
  1.賣主即承租入(北方公司)的會計處理第一步,判斷租賃類型
  根據例3,可知該項租賃屬于融資租賃。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及融資費用分攤率的計算過程與結果同例3、例5.
  第二步,計算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售價-資產的賬面價值
  =售價-(資產的賬面原值-累計折舊)
  =700000-(1000000-240000)=700000-760000
  =-60000(元)
  第三步,在租賃期內采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同例5,參見表1)
  第四步,在折舊期內按折舊進度(在本例中即年限平均法)分攤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參見表20)
  第五步,會計分錄
  (1)2000年1月1日,向中華公司出售塑鋼機
  借:銀行存款           700000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6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760000
  (2)2000年1月1日,結轉出售固定資產的成本
  借:固定資產清理     760000
      累計折舊         240000
      貸:固定資產——塑鋼機  1000000
  (3)2000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應分攤的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借:制造費用——折舊費      12000
     貸: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融資租賃)12000
  其他有關會計分錄略。
  第六步,財務報告中的列示與披露(略)。
  2.買主即出租人(中華公司)的會計處理
  中華公司的會計處理與一般融資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相同,此略。
  第三種情況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一項經營租賃,售價高于資產賬面價值
  例21 續例16,假設2000年1月1日,甲公司將全新辦公用房一套,按照31000000元的價格售給乙公司,并立即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該合同主要條款與例16的合同條款內容相同。
  1.賣立即承租人(甲公司)的會計處理
  第一步,判斷租賃類型
  根據例16,該項租賃屬于經營租賃。
  第二步,計算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售價-資產的賬面價值
  =31000000-30000000
  =1000000(元)
  第三步,在租賃期內按租金支付比例分攤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參見表21)
  第四步,會計分錄
  (1)2000年1月1日,向乙公司出售辦公用房
  借:銀行存款          310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000000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1000000
  (2)2000年1月1日,結轉出售固定資產的成本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000000
      貸:固定資產——辦公用房  30000000
  (3)2000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應分攤的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借: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787900
      貸:管理費用——租賃費   787900
  其他會計分錄略。
  第五步,財務報告中的列示與披露(略)。
  2.買主:即出租人(乙公司)的會計處理
  乙公司的會計處理與一般經營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相同,此略。
  第四種情況 售后租回交易形成一項經營租賃,售價低于資產賬面價值
  例22 續例16,假設2000年1月1日,甲公司將全新辦公用房一套,按照29000000元的價格售給乙公司,并立即簽訂了一份租賃合同,該合同主要條款與例16的合同條款內容相同。
  1.賣主即承租人(甲公司)的會計處理
  第一步 判斷租賃類型
  根據例16,該項租賃屬于經營租賃。
  第二步,計算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售價-資產的賬面價值
  =29000000-30000000=-1000000(元)
  第三步,在租賃期內按租金支付比例分攤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參見表22)
  第四步,會計分錄
  (1)2000年1月1日,向乙公司出售辦公用房
  借:銀行存款          29000000
      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10000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30000000
  (2)2000年1月1日,結轉出售固定資產的成本
  借:固定資產清理          30000000
      貸:固定資產——辦公用房      30000000
  (3)2000年12月31日,確認本年應分攤的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
  借:管理費用——租賃費         787900
    貸:遞延收益——未實現售后租回損益(經營租賃) 787900
  其他會計分錄略。
  第五步,財務報告中的列示與披露(略)。
  2.買主即出租入(乙公司)的會計處理
  乙公司的會計處理與一般經營租賃業務的會計處理相同,此略。
  (完)

上一篇: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舊)
下一篇:2001年《企業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指南
友情鏈接
未經書面許可,嚴禁復制、轉載本站任何內容或建立鏡像
版權所有 撫順順陽財稅咨詢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10 www.LnC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郵箱:1316994765@qq.com  http://www.zlshipping.com  公安機關備案號:21040202000186   備案號:遼ICP備10207793號-1 技術支持:沈陽同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