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錢早晚是大家的
頒布時間:2013/1/14 20:17:37
富人的錢早晚是大家的
來源:互聯網 作者:馮侖
今天在中國要把財產傳下去,我個人認為是不大可能的。中國歷史看,明代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是1927-1937年,但那代民營企業的財富都沒有傳承下來,在1945年以后的戰亂中民營企業損失很大,再加上1956年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民族資本家被迫把財產都裸捐了。所以在中國歷史上,財富很少有傳承成功的。
到了我們這代,經過改革開放,民營企業進入第二個黃金時期。那么接下來能不能傳下去呢?我認為不確定,八成也傳不下去。
第一,先來看看稅收。假定你有一套房子價值100萬元,你如果要賣掉,需要交增值稅、所得稅等,這樣一大半所得都交掉了。如果你不賣,死的時候得交遺產稅(這個稅在不遠的將來就會征收),遺產稅至少交50%,就是價值100萬元的遺產要交50萬元的稅。如果遺產是房子,就得先變賣房產,換得現金,這一過程完成后,可能只能剩下七八十萬元,再交完遺產稅,所剩不過二三十萬元而已。若遺產是現金,也一樣要交稅,只不過損耗少一點,但也得交一半多。股權或其他財產的轉讓也要交稅。
這樣看來,第二代沒什么可指望的,所以也不用仇富,政府都替人民安排好了,富人的財產都是大家的,就算你坐擁百億,除非你有本事不死,一旦去世,這都是社會的錢,有產者想把錢在中國傳下去的夢想顯然要大打折扣。就像富人想把錢都傳給第二代一樣,仇富本身其實也是不理性的。
高額遺產稅制度使財富的縱向傳承很難實現。中國社會遺產稅的法律一旦正式頒布,我相信全國人民都會拍手稱快,但各路首富、二富可能就無精打采不想干活了。所以目前很多中國人把財富轉移到低稅的地方,像新加坡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等地區,它們的綜合稅率大概是10%或11%。但如果你轉移的方式方法不對,不僅轉不過去,甚至要坐牢。另外,比如你把財產轉到美國,美國遺產稅是50%,比中國執法、稅務還嚴,而且它在全球征稅,就算以后你在中國炸個油餅,都得在美國交稅。
除了稅收,目前財富繼承人也是個很大的問題。現在民營企業家最大的挑戰就是老婆有限,孩子更少,如果孩子再沒教育好,那傳承百分之百有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使用信托的方法比較好,把財產做個信托,通過專業團隊來管理,使子女變成受益人,但不成為經營者。這樣就可以把家族財產交給專業人士來管,掙的錢專業人士拿一部分,即所謂的管理費;受益人拿一部分,這樣可防止辛苦創下的家業被不爭氣的孩子糟蹋掉,從而規避風險。這種方式在西方很流行,最后子女餓不死但也富不了,他永遠能有一份比工資略多點的收入,但想創業他還得再折騰。
富人的財產早晚是大家的,這是要靠時間的,給富人點時間,等到臨死之前他總得琢磨這事情。比如巴菲特,我不認為他在道德上會比我們更高尚,如果將財富全留給后代,他要交遺產稅,那他所持的股票就要全部賣掉,公司立即不值錢。他只有將財富交給比爾·蓋茨,比爾·蓋茨是最會掙錢的人,這樣他死后第一省了稅,第二公司股價不會往下跌,他的財產不會縮水。這是制度安排,不是道德安排,如果是道德情操的話,為什么早幾年不想這事,老了快死了才想這事?希望中國未來也這樣,把制度設計好,那些有錢人老了快死的時候,他自然會采用這套制度。
|